民国前警察厅长曾帮助毛主席脱险,1950年写信想走后门 主席:同意
1950年秋,中南海菊香书屋内,秋风正透过窗棂,把案头几本古籍的书页吹得沙沙作响。就在这时,一封署名“刘策成”的信件,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打破了办公室原本的宁静。信封上那略显斑驳的字迹,仿佛带着岁月沉淀的痕迹,而信中老人的语气更是恳切到了极点:“吾年近七旬,身体虽
1950年秋,中南海菊香书屋内,秋风正透过窗棂,把案头几本古籍的书页吹得沙沙作响。就在这时,一封署名“刘策成”的信件,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打破了办公室原本的宁静。信封上那略显斑驳的字迹,仿佛带着岁月沉淀的痕迹,而信中老人的语气更是恳切到了极点:“吾年近七旬,身体虽
“主席,刘策成已经到了北京,会馆的房钱都付不起。”——1951年5月7日黄昏,周恩来在勤政殿轻声提醒。毛主席放下手里的电报,眉心一皱,随即笑道:“老先生还是那股子倔劲,不劝自来。”
谁能想到,一辈子心高气傲的人,等到年纪大了,却还得拖着半只脚进北京城,为了一个“饭碗”四处求人?上世纪五十一年五月,有人悄悄往中南海塞进了一封信。寄信的人叫刘策成,来信不写抒情诗不诉衷肠,开门见山就说自己手头紧,在北京混不下去了,想请毛主席给指条生路。乍一听,
1923年,湖南的局势波谲云诡。赵恒惕,这个一心想要稳固统治的军阀,将目光盯上了积极推动革命的毛主席,暗中布下天罗地网,准备实施抓捕。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一个人挺身而出,他冒着巨大风险,秘密向毛主席传递消息,助其成功脱险。此人便是刘武。